世界上最不依賴現金的國家!瑞典央行數位貨幣E-krona介紹!

瑞典在2017年春季開始著手研發中央銀行數位貨幣--電子克朗,從2020年2月也展開為期一年的試驗,期望透過試驗的場景確保Ekrona可以滿足民眾簡單、易於使用與安全性保障等需求。測試過程包含用戶在電子錢包中使用電子貨幣,並透過手機app進行付款、存款和提款,亦可藉由穿戴裝置進行付款。
一、Ekrona(電子克朗)發展的背景:
1.瑞典使用現金的比例很低
- 早在2013年,瑞典官方取消了最大面值的實體鈔票,導致紙鈔使用量大幅下降,銀行等機構也開始停止對現金的交易,這也使得數位支付的使用率上升。但同時這也意味著瑞典央行漸漸喪失對貨幣發行與控制的權利,因此Riksbank期望推出法定數字貨幣E-krona拿回核心主導權。
- Ikea熱狗實驗:提供支付現金的顧客一份免費的熱狗。實驗顯示根據門市人員觀察,每1000位顧客中,只有大約1.2人以現金支付,顯現民眾使用現金的意願低落。然而,雖然只有1%的顧客用現金,但員工卻需要花費一天工作15%的時間,去記錄、整理以及核對現金,藉由這項實驗,IKEA希望凸顯使用現金額外產生的成本。
2.數位行動支付對瑞典社會而言並不是個理想的選擇
首先,目前瑞典國內的行動支付都被少數商業銀行主導甚至是寡頭壟斷,長期而言將導致支付市場的競爭性受到侷限,亦使得支付系統面對危機時變得脆弱。再者,若以邁向無現金社會為目標,瑞典目前仍有民眾未能接受並習慣行動支付的情境,也許是受限於裝置與綁定實體帳戶等問題。對此,央行Riksbank認為未來的E-krona須設計出能讓社會大眾接受且符合未來數位經濟的支付方式。
二、現行的瑞典Ekrona的架構:雙層式架構設計
三、疑慮與隱憂:無現金社會對瑞典真的好嗎?
1.使用客群的限制
E-krona若能順利推行,瑞典將變為無現金經濟的社會,雖然能讓部分交易成本降低提升交易效率,但須考量瑞典有將近35%的民眾為5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雖在疫情之下已推升高齡人口的行動支付使用率,然而,從行動支付到E-krona的使用之間仍有所差距。另外,遊客對於瑞典零售業的貢獻不可小覷,若無法使用現金支付,可能對於遊客而言極為不方便,觀光業產值對於整體經濟的貢獻將一定程度的下降。
2.隱私問題
無現金支付累積大量的數據,社會大眾皆難以控制自身數據的交換、使用與傳遞。因此,對於消費者而言,等同於將消費行為乃至於日常生活完全暴露給數據持有者與政府,這對於民眾的消費者隱私缺乏相對應的保障。
四、普匯觀點:
瑞典央行目前也未明確說明E-krona測試結束後,是否會正式推出以及推出的時程安排等等。
瑞典與中國發行央行數位貨幣情況類似,同樣都是期望在由少數支付公司寡頭壟斷的時代中,拿回中央銀行對於貨幣的核心控制權,以及面對民間行動支付使用便利的現況下,期望將CBDC定位成補充現金消失的缺口或替代現金的選項之一。但仍須注意, 瑞典的人口結構與中國並不相同,瑞典中央銀行仍須評估E-krona對於國內高齡人口造成的影響,並進一步納入未來的設計規劃中。
雖然瑞典相較於其他國而言,在E-krona的設計與進程上都居於領先地位,但近期瑞典央行也逐漸放慢腳步,去審慎思考E-krona對於整體社會的影響,而這也是各國在爭先恐後發行央行數位貨幣的路程上,所必經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