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風潮是危機或轉機?

近幾年虛擬貨幣市場的興起帶動一大筆熱錢跟著湧入NFT當中,受到目前的投資人、用戶吹捧好評,連柴犬迷因、彩虹貓,甚至是Twitter創辦人的第一則貼文都可以當成NFT進行販賣,無奇不有。但這個風潮真的能給市場生態帶來實質性的改變嗎?想了解更多的話,就由普普小學堂來介紹NFT吧!
「NFT」是什麼?
NFT 全名為 Non-fungible-token,中文譯作「非同質化代幣」。非同質化代幣的最大特色就是其獨一無二與不可分割性,比特幣、乙太幣等同質化貨幣都可以分割成小單位來交換,但是NFT因其特性不能分割成數個小單位進行交易,不管是所有權的歷史、擁有者,或是交易金額都可以進行追蹤,是公開透明的數位收藏品。
NFT實際應用
非同質化代幣 NFT 在各類型市場的應用,變得越來越普遍,包括藝術品、收藏品、遊戲、虛擬資產、以及常見的實體資產,甚至使用者的數位身份,都可以用到 NFT。這項技術爲許多產業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也同時拓寬了經營獲利的邊界。
商人的假議題,還是新的獲利方式?
近年來加密藝術不斷賣出高價,也讓許多人質疑市場是否存在泡沫化。但目前加密貨幣仍處在早期的階段,受眾與規模都較小,而NFT如此迅速地激起大眾的關注是其背後所帶來的龐大商機與前景。然而,就算沒有泡沫化的情況,非同質化代幣真的如我們想得那麼多好處嗎?
在這股風潮的迅速發展下,NFT確實為創作者提供新的途徑去和愛好者建立聯繫並獲利,但這個新的資產形式也衍生出了新的盜版方式。有一群侵權者開始盜用數位圖片藝術家的作品,作為NFT進行販售。也有人將加密貨幣行業重要人士的推文重新包裝成NFT再次出售。區塊鏈的去識別性、去中心化使創作者很難證明侵權並進行起訴,也間接為盜版者提供侵權的機會。兜售這些未經授權的代幣造成的問題也可能造成區塊鏈服務產生競爭,成為NFT另一個潛在的隱憂。 因此,NFT產業在未來勢必得要結合版權與專利業者,才能提供線上、線下全面的創作保護。也需要修訂法律措施來進一步的限制其使用方法。
普匯觀點
NFT的興起,獲得各大公司機構、企業品牌的認可與使用,顯示NFT有其發展的潛力與前景。短期趨勢下,區塊鏈可以創造專屬的數位資產,但和其他的虛擬貨幣相同,NFT缺乏實體產品或證書的情況下,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為大眾接納。所以目前數位資產還是要交錯產出虛擬資產和實體內容,才能使數位資產穩定以及創造新的獲利來源。但長期來看,NFT一定能為世界帶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