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市場與投資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DeFi 的全名 Decentralized Finance 以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破除傳統銀行具有銀行員、金庫、稽查員、政府等角色,進行更加簡便的金融服務。交易快速、手續費低,讓DeFi在2021年的總市值已突破1614億美元,24小時增長35.46%,有望在 2022 年實現半萬億市值。
DeFi可以進行哪些投資
DeFi除了能夠做到傳統銀行的放貸借貸功能外,還可以發行貨幣、流動性挖礦、質押、資產代幣化。在DeFi上放貸與借貸,因為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有多方驗證的特性,可以把中心化的管理變成分散驗證;相較於傳統到銀行借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資料驗證、信用認證...等程序。透過加密方式將自己的資產借給虛擬銀行進行交易行為,借貸人可在短時間內獲得自己需要的資金,而投資人從虛擬銀行獲利。
除了購買現有加密貨幣、低買高賣的方式賺取價差,放貸借貸使資金更加流通,也可以透過質押的方式,支持、協助維護區塊鏈網絡。質押是建立於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的機制上,以持有幣數量以及持有時間作為判斷標準,選出區塊鏈的驗證者 / 委託人,維持區塊鏈上的安全。使用者將自己的貨幣資產存放於倉內,存放期間資產不得轉移與更動,一段時間後,可以依據自己存放的代幣多寡獲得額外的代幣獎勵。
智能合約的參與
智能合約三大特色能讓交易獲得保障:智能合約一旦啟動,自治性不讓交易受第三方的干擾,自主性能夠自主計算合約中所涉及的相關資源,例如:有權限調配合約雙方的資金和財產;而去中心化即是通過分散式的節點,不像傳統銀行集中式管理。去中心化後的DeFi,人們想在交易所進行交易,只要簽署智能合約,儲存在公共資料庫中,便可省略第三方介入的時間。
智能合約解決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於資產交易的信用問題,然而智能合約的需求規格不夠謹慎時,也會造成開發人員誤解需求、導致程式執行結果與用戶預期不符的現象產生。另外,合在區塊鏈平台進行資產轉移的過程,使用者也必須承擔其風險。因此,投資人也可以透過CoinMarketCap網站搜尋大眾對於不同交易所的評價,進而評估自己使用的平台是否安全。
普匯觀點
DeFi的世界中,使用者們通常具備其他加密貨幣與數位資產進行交易,入門門檻稍高。然而許多人對DeFi市場依然有著高度的展望與期待。智能合約的特性能夠在符合設定條件下自行運作,合約雙方會以其他幣種做抵押,而普匯平台則是以借款人信用進行評分,以此作為投資、借款雙方的媒合依據,借貸雙方資金透過公正的普匯平台,除了確保債權債務得以成立,還可達到點對點快速成交之好處。普匯技術採用區塊鏈點對點加密技術,確立多方共識,多年法訴經驗,也已獲得各地方法院判決成立,為台灣金融科技奠定良好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