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貸款
中小企業貸款
分期超市
慈善公益
投資專區
x
x

【金融趨勢】走入資本市場

2019-03-22 17:07:06
未命名-1-1

在進入資本市場的殿堂前,我們先談談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是什麼?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從「籌錢」的角度出發:

企業(資金需求者)透過發行有價證券(股票),而直接向一般個人(資金提供者)募資,過程中不需要經過銀行中間機構,企業收到了錢,往後這些投資人有機會拿到分紅,這就是直接金融的概念,我們泛指「資本市場」。但台灣的文化與習性較難直接找到個別投資人販售證券,所以企業會通過承銷、證交所等管道讓大眾購買,與銀行不同的是,承銷商僅收取手續費和平台費用,並不會介入資金供需雙方間。

國際資本市場走向

根據2017集思創意顧問公司的統計資料,英美、香港、新加坡等先進國家,直接金融比率較間接金融高出許多,足見直接金融的重要性,其除了助長創投之外,當市場出現重大變動時,依靠直接金融的企業資金斷炊風險較低。

為何企業要走入資本市場?

每間企業會經過審慎評估與考量,決定是否邁入資本市場。上市櫃能夠提升企業市值、形象及競爭力,使籌資管道更多元,還有增加流動性使股性好等優勢。但凡事都有一體兩面,選擇未上市櫃,因資訊相對不透明,而有獲取高額價差機會。

企業走入上市櫃的八大優勢:

如何進入資本市場?

從申請上市櫃,到各項籌資、增資行為,藉由資本市場的多元化籌資工具取得較低成本的資金,並持續拓展,透過併購、合資等方式擴張事業版圖,活絡資本市場。

 未來趨勢—跨境上市櫃、新經濟上市櫃

台灣監管機制較為嚴格,對於上市櫃要求公平、分散,還有限制單一認購人上限,這些侷限也使2016~2018上市櫃平均籌資金額與第一上市櫃數量逐年下降。反觀全球與亞太區,受惠於獨角獸而成長,且因投資文化的差異性,許多企業已轉往美、港發展。

台灣近來力求突破與改革,著眼於新經濟,多元上市方案逐步推出,放寬了獲利條件,讓新創公司有更大誘因選擇台灣。新創公司如星星之火,是不容忽視的存在,期許台灣透過各項革新,再造繁盛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