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陷阱手機分期 vs. 普匯學生貸分期

「藏陷阱手機分期 vs. 普匯學生貸分期」
一隻iPhone 13 Pro Max售價為$54,400元,而某無卡分期網站將售價分為24期,一期只要$2,600元,看似便宜的交易,但你知道24期總價繳完總共是多少嗎?
答案是$62,400元,總價高出官方售價$8,000元。
在這之前,我們得先釐清一個觀念,利息並不等同於利率,看似差不多的利息(每期最低繳納金額),經過時間複利效果之後,隱藏的利率相差甚大。
事實上,我們可以透過IRR內部報酬率來比較各家分期付款網站的真實資金成本高低,而IRR是一種投資報酬率的評估方法,白話一點來說就是找出資產潛在的報酬率,如同照妖鏡一般,找出藏在無卡分期貸款中的陷阱。
如下表,其他無卡分期公司網站每期繳納金額與普匯學生貸看似沒差多少,但經過IRR的計算,便能發現了兩者IRR內部報酬率差距至少9%,這對借款人來說更是重要,購買相同的iPhone 13 Pro Max,使用其他無卡分期網站所提供的借貸方案,一年就會平白無故支出比普匯學生貸高出9%的資金成本,跌入資本市場的陷阱而渾然不知,反之,普匯提供的學生貸方案皆有在操作介面上清楚載明每期利率,普匯的誠信與透明,讓借款人用得更安心。
|
本文將帶你了解何謂無卡分期?誰是無卡分期使用者?無卡分期的潛在陷阱?以及該如何挑選良好的借款第三方機構。
何謂無卡分期?
「無卡分期」一詞,顧名思義即是免使用信用卡,便能賒購、帶走你想買而沒有足夠現金支付之貨物,此交易由三個利害關係人所構成,分別是無卡分期公司(第三方)、賣家及買家。
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無卡分期付款的本質,即是債權的轉讓—賣方轉賣債權給願意承擔高風險的無卡分期公司。
|
誰是無卡分期使用者?
看似不划算的交易,在未來的數位金融時代,卻潛藏高達2,500億元商機。
根據內政部及聯徵中心數據資料顯示,台灣15到80歲具有消費能力、未持有信用卡者約有千萬人,即使持卡,也並非可消費至自己能負擔的最高額度上限,進而降低資金使用的效率,也就是「額度被信用卡給綁住」,此市場需求空缺,創造出新的無卡分期金融藍海,滿足大學生、家庭主婦、自由業等無穩定收入證明族群的消費需求市場。
|
魔鬼藏在細節裡—無卡分期迷思與潛在陷阱
①無卡分期不等於零利息或零手續費:
相反的,而是將相關費用攤提在每期繳納金額,消費前應先計算過完整繳納總價、多比價、了解自身負擔能力,避免過度消費與信用破產的可能性。
②買賣合約的文字遊戲:
簽約前務必看清條款,充分了解交易條件與契約風險,如
- 是否標榜前幾期無利率,但後續期數利率超高
- 違約金是否過於高昂
- 分期付款後之總價是否高於產品原價比例過當
- 條約中是否要求簽署免責條款
- 是否於條款中加入「未滿20歲申請者,視同法定代理人同意」等類似字,違反法律條款
③無卡分期第三方公司的安全性:
- 公司是否正派經營,符合法律規範
- 無卡分期利率與每期應繳金額是否公開透明
普匯金融科與傳統無卡分期比較
|
普匯觀點:
現代社會消費習慣的改變與z世代「及時享樂」人生觀,促使無卡分期此種新支付模式的誕生,並廣泛運用在購買手機、平板、筆電等日常開銷上,爾後市場又將此種支付模式系統化,開發成一種幫助消費者更方便、更簡單、更快速消費的商業模式—BNPL先買後付,背後原理是透過各家業者獨創的風控技術,計算出用戶付款能力,再給予一定消費額度,這時該如何建立信用評分系統?如何做好風控?如何精準預測還款能力?便是BNPL營運好壞的關鍵。
普匯身為台灣金融科技融資領導品牌,握有強大的KYC風控系統,旗下的普匯學生貸、上班族貸等個人融資產品,全程運用AI無人化自動風控審核,加快媒合效率與精準預測用戶還款能力,嚴格控管借款人的還款風險,不只讓借款者能簡單、快速又方便的借到消費所需資金,也對投資人更負責,透過金融科技技術,解放資金使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