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貸款
中小企業貸款
分期超市
慈善公益
投資專區
x
x

行動支付時代的來臨

2020-08-19 17:38:27
Picture1-3-300x223

 

科技進步改變大眾消費模式

 

隨著數位化、科技化時代的來臨,智慧型手機開始普及,因此間接帶動了大眾於各方面之行為模式,尤其於網路購物最為盛行,像是AC Nielsen在網路購物行為研究的資料顯示,2017年台灣網購的消費者透過行動裝置購物已超越了非行動裝置(包含桌上型及筆記型電腦)。網路購物的涵蓋範圍近至生活必需品,遠至旅遊之住宿、行程,如今皆能於一支智慧型手機中完成,再加上物聯網、行動裝置等各種科技的出現,使的人們開始改變支付模式,例如Line Pay、街口支付等,僅以QR Code或是App的支付便能完成一項交易。

 

行動支付知多少

 

行動支付的廣泛定義為,舉凡以行動存取設備(如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透過無線網路,採用語音、簡訊或近距離無線通訊等方式所啟動的支付行為均屬之。而臺灣主要的行動支付分為三類:電子票證、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

電子票證:大眾最早熟知之行動支付類型,其代表業者有一卡通、悠遊卡。金流方式為儲值金、支付方式為RFID感應支付,可花費於交通(捷運、公車)、小額等多種消費,但不具有轉帳功能。

電子支付:藉由綁定銀行帳戶及信用卡,來進行消費及扣款,代表業者有歐付寶。可以進行轉帳與儲值,更擁有提領功能。

第三方支付:藉由第三方支付保障了消費者,先付款給第三方,消費者確認貨品沒問題後,才由第三方付款給賣家,其代表業者有Line Pay、GOMAJI。金流方式主要為信用卡,支付方式為掃碼支付,為實名制,且不得儲值,不得轉讓,但不限交易金額。

除了這三種類型的行動支付外,近年來最為大眾熟知之行動支付應為三大Pay: 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它們是藉由銀行和這三家公司合作,將他們的信用卡或金融卡複製到手機上作為載具,本質上和直接使用卡片消費無太大區別。

 

未來行動支付之可能性與發展方向

 

行動支付所可能應用的範疇極為多元,像是近年來不斷嘗試的無人商店、自駕車、虛擬醫療照護(患者在透過行動支付後,與指定之醫生於手機與患者互動以進行醫療診斷),都是各個業者所預測可能發展的方向。

根據資策會MIC的研究,未來的行動支付將朝向跨國界、跨載具、跨情境以及跨虛實此四大跨界方向發展。跨國界,為業者為擴大市場版圖,藉此增加行動支付的使用次數,進而達到獲利更多之效果;跨載具,目前的行動支付皆是透過手機完成支付,而跨載具便是希望其他裝置,例如戒指、手錶等,亦能達到支付功能;跨情境,隨著行動支付的功能逐漸增加,業者為與其他業者做出區別,不斷增進行動支付所能解決之情境,像是捐款、繳費提款、借貸等;跨虛實,例如原先從僅支援實體行動支付與App付款,擴增到能支援網頁內支付或是線上網購付款。

 

普匯觀點

 

行動支付如今對於大眾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它已滲透入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因此我們期待未來行動支付的任何可能性,也不排斥與之合作。結合時代趨勢,走在金融科技的前端,並提供大眾最便利且舒適的服務,是我們公司一致的目標。